一滴水的力量⑤|一条断头路的“命运”
一滴水的力量⑤|一条断头路的“命运”
一滴水的力量⑤|一条断头路的“命运”潮新闻客户端(kèhùduān) 记者 何晟
杭州淳安县大墅镇高山村殊塘自然村,是(shì)个有着(yǒuzhe)130多户、400多人口的小山村。过去,村民外出都(dōu)是一条靠山沿河的机耕路,机耕路两公里长,在枫树岭镇(lǐngzhèn)衍昌村地界跨溪连接老枫常公路。虽然路面(lùmiàn)狭窄,没有硬化,雨季还时常被塌方冲毁,但全村男女老少都离不开这条路。
2019年,枫常公路改建工程施工,连接线与枫常线的交叉道口因不满足安全通行要求而被临时封闭。这一来,老路断了头(tóu),去往枫树(fēngshù)岭镇(zhèn)、大墅镇及白马、常山等地只能绕行,路程远了30公里(gōnglǐ)。大伙儿一直在向上呼吁,要求尽快打通“断头路”。
如今,一座新建的公路桥跨越溪水,成为连接起衍昌村与殊塘村的“连心桥”,原本坑坑洼洼的土路(tǔlù)也被(bèi)宽敞平整的柏油公路取代。从原先断头处出发开到殊塘村,只用(zhǐyòng)5分钟。
“不但断头路重新接通(jiētōng),还重新修了桥、新修了高等级公路,这样的变化,是(shì)我们全村人没有想到的。”高山村党支部书记余世新感慨(gǎnkǎi)道。
改变,是如何(rúhé)发生的?
枫常公路建设中,摄于2020年6月。拍友 徐爱梅 唐家凯 摄(浙报(zhèbào)集团资料照片(zhàopiān))
一年省下(shěngxià)三四万元油费
在殊塘村,我们遇到(yùdào)了28岁的方承洽。高中毕业后,他就买了辆货车,开始在大墅镇(zhèn)、千岛湖镇,以及常山、衢州、开化等地跑运输。村里和周边村庄(cūnzhuāng)的百姓平时往外运毛竹、春笋,往里运水泥、建材,都会找他。说起因断头路吃的苦和新修的殊塘衍昌连接线(liánjiēxiàn)带来(dàilái)的便利,他深有感触。
“以前那条路,弯很急,路也(yě)窄,会车都难。路面也不好,越野车和货车勉强能走,轿车一不小心就会拖底。”方承洽说,跑车这几年,轮胎被路上尖锐的石块划破好几次(jǐcì),换一次胎就要一两千元。一到雨季,路边的溪水会漫(huìmàn)掉(diào)路面,每年(měinián)村里的劳动力都要组织起来,义务修路。
但即使这样,也比无路可走要好。自从这条路被断头,他跑车只能绕行,一路都是上坡,就拿从村里到大墅镇来说,像他开的那种重车(zhòngchē),至少要多开(duōkāi)一个小时(xiǎoshí)。如今新路修通,他再往来于常山、衢州、大墅和殊塘村之间,时间(shíjiān)大大节省,每天能多跑四五趟。
“说得直接一点,在这样的好路上开车,心情都(dōu)好很多,挡位都能少(shǎo)挂几次。”方承洽粗粗算过,光每年节省的油费都有三四万元,另外还有增加趟次产生的收益、路况改善(gǎishàn)减少的车辆损耗……
在(zài)连接线与枫常线交叉口的河道边开(biānkāi)石斑鱼养殖场的洪金良,也有同样的感受。
洪金良是(shì)淳安县左口乡人(rén),在这里养了四五年鱼。连接线还没(méi)断头时,如果河里没涨水,他(tā)仗着皮卡车底盘高,从枫常线涉水而过;连接线一断头,他往渔场运饲料、往外卖鱼,只好绕一大圈。眼前十几米外就是枫常公路,可就是不能走。
洪金良(hóngjīnliáng)指着水泥(shuǐní)鱼池边指缝宽、已经补好的裂缝说:“这些缝导致鱼池只能存水半米,很难养鱼,但过去压根不想(bùxiǎng)补,运输成本太高了(le),再折腾(zhēténg)也没意义。”但现在不一样了,2022年连接线重新打通,渔场的交通一下子便利了很多,他一鼓作气向银行贷款了30万元,将所有的鱼池重新翻修、加高,准备大干一场。
“这条路,这座(zhèzuò)桥,让我们加快了连接,快速融入大下(dàxià)姜。”洪金良说。
2020年12月22日,枫常(fēngcháng)公路通车。俞碧寅 王建才 摄(浙报集团(jítuán)资料照片)
有了大党委就是不(bù)一样
“我们殊塘村,不少百姓(bǎixìng)都(dōu)有亲戚在白马片、常山县。村里以及更靠里的地方,主要经济来源都是毛竹,村民平时走亲戚、运竹子(zhúzi),都靠这条机耕路,断头(duàntóu)路的确非常不方便。”大墅镇凤林社区书记郑文清,2005年至2020年曾任殊塘村 (当时尚未与高山村合并)党支部书记,关于这条路前前后后的变化,他十分(shífēn)清楚。
作为大墅(dàshù)镇和淳安县的人大代表,郑文清每年都向人大提交关于(guānyú)这条路的建议和议案,先后有十多份。“开始是希望能将路面硬化,断头之后又呼吁修桥,早日将断头路重新(chóngxīn)打通。”建议一直(yìzhí)在提,但一直未能实现。
2019年6月,大下(dàxià)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和大下姜联合党委成立。大下姜联合党委的书记,是县(xiàn)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永鸿(hóngyǒnghóng)。郑文清和大墅镇相关负责人向联合党委汇报了关于殊塘(shūtáng)至衍昌连接线的情况后,事情很快有了改变。
借助杭州市委“走亲连心三服务”活动的契机,2021年,在(zài)大下姜联合党委的推动(tuīdòng)下、杭州市发改委的指导下,大墅(dàshù)镇殊塘至枫树岭衍昌联网工程被(bèi)作为打通断头路的2021年开工项目之一,同步列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。
工程于2021年10月开工,2022年10月正式通车,不仅方便了沿线村民出行,改善了投资环境,提高(tígāo)了客货综合运输能力(yùnshūnénglì),对淳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特别是区域内乡镇经济的进一步(jìnyíbù)快速发展,也起到了促进作用(cùjìnzuòyòng)。
“有了大下姜联合党委,的确(díquè)大不一样。”郑文清感慨地说。
“在乡村振兴联合体的(de)(de)工作实践中,我们逐渐归纳出联合党委的职责(zhízé)是八个字:统筹、协调、督促、落实。”时任大下姜联合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宏斌说,联合党委成立后,建立了涵盖(hángài)跨部门、跨乡镇的联席机制,形成了上下齐管、统筹协商、差异化发展的新格局(xīngéjú),一改过去各自为政的情况。凡是涉及大下姜的事,大家都商量着干(gàn)、统筹起来干,实现资源(zīyuán)价值最大化(zuìdàhuà)。通过统编规划、统筹载体、统配资源,打破区域间的条块分割,作为创新型改革组织的联合体,能较好地破解基层治理中系统性不足的问题(wèntí),“像殊塘至衍昌连接线这样涉及两个乡镇的断头路,在联合体的协调推动下,进展就能更顺利”。
2020年12月22日(rì),枫常(fēngcháng)公路通车。俞碧寅 王建才 摄(浙报集团资料照片)
大下姜区域这些年来(zhèxiēniánlái)基础设施建设有(yǒu)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如果仔细探究,都能从中发现大下姜联合党委润物无声的作用。
路网更畅通。投入7.4亿元(yìyuán)、淳安段全长23.4公里的(de)省重点项目枫常公路改建工程,在2020年底正式(zhèngshì)通车。它的贯通,突破了淳安南部地区(qū)联外的交通瓶颈,实现(shíxiàn)了大下姜片区集镇“半小时交通圈”、县域范围“1小时交通圈”,极大改善了县域南部片区的交通条件。
借着大下姜联动发展的东风,涉及里商(lǐshāng)、石林两个乡镇的郎范村与西岭村景区村道联网工程也(yě)已完工。这条全长(quánzhǎng)15.28公里的村道,能让沿线居民少走绕道近50公里的回头路,还能有效串联旅游观光、农旅融合等产业,对促进(cùjìn)淳安、建德两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,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意义(yìyì)重大。
路连通也加快区域基建统筹。大下姜周边4个乡镇原本打算各建一个水厂,后来通过联合党委统筹,建成了大下姜“共享(gòngxiǎng)水厂”,避免了重复投资,同步解决了4个乡镇31个行政村的饮水问题;大下姜“共享酒厂”将周边7个村分散(fēnsǎn)的高粱(gāoliáng)种植、酿造资源聚集起来,共建(gòngjiàn)红高粱基地,带动各村集体增收(zēngshōu)。
线下连接更加快了线上联通。建成运行大下姜智慧(zhìhuì)治理平台、乡村大脑运营指挥中心,首创片区式共同富裕监测指标体系,开发上线(shàngxiàn)“健康(jiànkāng)管家”“姜哥(jiānggē)代办”“姜妈赶集”等特色应用场景,积极探索数智赋能乡村治理。
而更重要也更深远的变化则是,如果你深入了解一番如今的大下(dàxià)姜,就会发现,“党员(dǎngyuán)带(dài)着群众干(gàn)、干部群众一起干”“跟着支部走、发展有劲头;党员站出来、群众跟上来”已成为大下姜党员群众的共识。
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。新安江水库形成后,淳安县(chúnānxiàn)境内只(zhǐ)剩下(shèngxià)12公里的断头(duàntóu)公路。相当一段时间,“路”成了淳安山区百姓的痛。改革开放后,尤其随着淳安县“两高”时代到来,淳安县在省市党委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,加快乡(xiāng)村公路建设步伐。大下姜联合体(liánhétǐ)更是把解决断头路问题当作缩小“三大差距”的重要工作来抓,让“村村路相连”成为“先富帮后富”的共富“引线”、城乡融合的“金线”。如今,随着大下姜联合体的阵容逐渐向着安阳乡、里商乡、石林镇沿线乡村扩大,昔日许多(xǔduō)乡村的断头路已快速(kuàisù)得到连接拓宽。大下姜“毛细血管”的畅通激活(jīhuó),大幅降低了当地(dāngdì)农民的生产成本,带动了沿线产业的全面兴起,让当地百姓收入实现了大幅提升。

潮新闻客户端(kèhùduān) 记者 何晟

杭州淳安县大墅镇高山村殊塘自然村,是(shì)个有着(yǒuzhe)130多户、400多人口的小山村。过去,村民外出都(dōu)是一条靠山沿河的机耕路,机耕路两公里长,在枫树岭镇(lǐngzhèn)衍昌村地界跨溪连接老枫常公路。虽然路面(lùmiàn)狭窄,没有硬化,雨季还时常被塌方冲毁,但全村男女老少都离不开这条路。
2019年,枫常公路改建工程施工,连接线与枫常线的交叉道口因不满足安全通行要求而被临时封闭。这一来,老路断了头(tóu),去往枫树(fēngshù)岭镇(zhèn)、大墅镇及白马、常山等地只能绕行,路程远了30公里(gōnglǐ)。大伙儿一直在向上呼吁,要求尽快打通“断头路”。
如今,一座新建的公路桥跨越溪水,成为连接起衍昌村与殊塘村的“连心桥”,原本坑坑洼洼的土路(tǔlù)也被(bèi)宽敞平整的柏油公路取代。从原先断头处出发开到殊塘村,只用(zhǐyòng)5分钟。
“不但断头路重新接通(jiētōng),还重新修了桥、新修了高等级公路,这样的变化,是(shì)我们全村人没有想到的。”高山村党支部书记余世新感慨(gǎnkǎi)道。
改变,是如何(rúhé)发生的?

枫常公路建设中,摄于2020年6月。拍友 徐爱梅 唐家凯 摄(浙报(zhèbào)集团资料照片(zhàopiān))
一年省下(shěngxià)三四万元油费
在殊塘村,我们遇到(yùdào)了28岁的方承洽。高中毕业后,他就买了辆货车,开始在大墅镇(zhèn)、千岛湖镇,以及常山、衢州、开化等地跑运输。村里和周边村庄(cūnzhuāng)的百姓平时往外运毛竹、春笋,往里运水泥、建材,都会找他。说起因断头路吃的苦和新修的殊塘衍昌连接线(liánjiēxiàn)带来(dàilái)的便利,他深有感触。
“以前那条路,弯很急,路也(yě)窄,会车都难。路面也不好,越野车和货车勉强能走,轿车一不小心就会拖底。”方承洽说,跑车这几年,轮胎被路上尖锐的石块划破好几次(jǐcì),换一次胎就要一两千元。一到雨季,路边的溪水会漫(huìmàn)掉(diào)路面,每年(měinián)村里的劳动力都要组织起来,义务修路。
但即使这样,也比无路可走要好。自从这条路被断头,他跑车只能绕行,一路都是上坡,就拿从村里到大墅镇来说,像他开的那种重车(zhòngchē),至少要多开(duōkāi)一个小时(xiǎoshí)。如今新路修通,他再往来于常山、衢州、大墅和殊塘村之间,时间(shíjiān)大大节省,每天能多跑四五趟。
“说得直接一点,在这样的好路上开车,心情都(dōu)好很多,挡位都能少(shǎo)挂几次。”方承洽粗粗算过,光每年节省的油费都有三四万元,另外还有增加趟次产生的收益、路况改善(gǎishàn)减少的车辆损耗……
在(zài)连接线与枫常线交叉口的河道边开(biānkāi)石斑鱼养殖场的洪金良,也有同样的感受。
洪金良是(shì)淳安县左口乡人(rén),在这里养了四五年鱼。连接线还没(méi)断头时,如果河里没涨水,他(tā)仗着皮卡车底盘高,从枫常线涉水而过;连接线一断头,他往渔场运饲料、往外卖鱼,只好绕一大圈。眼前十几米外就是枫常公路,可就是不能走。
洪金良(hóngjīnliáng)指着水泥(shuǐní)鱼池边指缝宽、已经补好的裂缝说:“这些缝导致鱼池只能存水半米,很难养鱼,但过去压根不想(bùxiǎng)补,运输成本太高了(le),再折腾(zhēténg)也没意义。”但现在不一样了,2022年连接线重新打通,渔场的交通一下子便利了很多,他一鼓作气向银行贷款了30万元,将所有的鱼池重新翻修、加高,准备大干一场。
“这条路,这座(zhèzuò)桥,让我们加快了连接,快速融入大下(dàxià)姜。”洪金良说。

2020年12月22日,枫常(fēngcháng)公路通车。俞碧寅 王建才 摄(浙报集团(jítuán)资料照片)
有了大党委就是不(bù)一样
“我们殊塘村,不少百姓(bǎixìng)都(dōu)有亲戚在白马片、常山县。村里以及更靠里的地方,主要经济来源都是毛竹,村民平时走亲戚、运竹子(zhúzi),都靠这条机耕路,断头(duàntóu)路的确非常不方便。”大墅镇凤林社区书记郑文清,2005年至2020年曾任殊塘村 (当时尚未与高山村合并)党支部书记,关于这条路前前后后的变化,他十分(shífēn)清楚。
作为大墅(dàshù)镇和淳安县的人大代表,郑文清每年都向人大提交关于(guānyú)这条路的建议和议案,先后有十多份。“开始是希望能将路面硬化,断头之后又呼吁修桥,早日将断头路重新(chóngxīn)打通。”建议一直(yìzhí)在提,但一直未能实现。
2019年6月,大下(dàxià)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和大下姜联合党委成立。大下姜联合党委的书记,是县(xiàn)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永鸿(hóngyǒnghóng)。郑文清和大墅镇相关负责人向联合党委汇报了关于殊塘(shūtáng)至衍昌连接线的情况后,事情很快有了改变。
借助杭州市委“走亲连心三服务”活动的契机,2021年,在(zài)大下姜联合党委的推动(tuīdòng)下、杭州市发改委的指导下,大墅(dàshù)镇殊塘至枫树岭衍昌联网工程被(bèi)作为打通断头路的2021年开工项目之一,同步列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。
工程于2021年10月开工,2022年10月正式通车,不仅方便了沿线村民出行,改善了投资环境,提高(tígāo)了客货综合运输能力(yùnshūnénglì),对淳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特别是区域内乡镇经济的进一步(jìnyíbù)快速发展,也起到了促进作用(cùjìnzuòyòng)。
“有了大下姜联合党委,的确(díquè)大不一样。”郑文清感慨地说。
“在乡村振兴联合体的(de)(de)工作实践中,我们逐渐归纳出联合党委的职责(zhízé)是八个字:统筹、协调、督促、落实。”时任大下姜联合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宏斌说,联合党委成立后,建立了涵盖(hángài)跨部门、跨乡镇的联席机制,形成了上下齐管、统筹协商、差异化发展的新格局(xīngéjú),一改过去各自为政的情况。凡是涉及大下姜的事,大家都商量着干(gàn)、统筹起来干,实现资源(zīyuán)价值最大化(zuìdàhuà)。通过统编规划、统筹载体、统配资源,打破区域间的条块分割,作为创新型改革组织的联合体,能较好地破解基层治理中系统性不足的问题(wèntí),“像殊塘至衍昌连接线这样涉及两个乡镇的断头路,在联合体的协调推动下,进展就能更顺利”。

2020年12月22日(rì),枫常(fēngcháng)公路通车。俞碧寅 王建才 摄(浙报集团资料照片)
大下姜区域这些年来(zhèxiēniánlái)基础设施建设有(yǒu)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如果仔细探究,都能从中发现大下姜联合党委润物无声的作用。
路网更畅通。投入7.4亿元(yìyuán)、淳安段全长23.4公里的(de)省重点项目枫常公路改建工程,在2020年底正式(zhèngshì)通车。它的贯通,突破了淳安南部地区(qū)联外的交通瓶颈,实现(shíxiàn)了大下姜片区集镇“半小时交通圈”、县域范围“1小时交通圈”,极大改善了县域南部片区的交通条件。
借着大下姜联动发展的东风,涉及里商(lǐshāng)、石林两个乡镇的郎范村与西岭村景区村道联网工程也(yě)已完工。这条全长(quánzhǎng)15.28公里的村道,能让沿线居民少走绕道近50公里的回头路,还能有效串联旅游观光、农旅融合等产业,对促进(cùjìn)淳安、建德两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,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意义(yìyì)重大。
路连通也加快区域基建统筹。大下姜周边4个乡镇原本打算各建一个水厂,后来通过联合党委统筹,建成了大下姜“共享(gòngxiǎng)水厂”,避免了重复投资,同步解决了4个乡镇31个行政村的饮水问题;大下姜“共享酒厂”将周边7个村分散(fēnsǎn)的高粱(gāoliáng)种植、酿造资源聚集起来,共建(gòngjiàn)红高粱基地,带动各村集体增收(zēngshōu)。
线下连接更加快了线上联通。建成运行大下姜智慧(zhìhuì)治理平台、乡村大脑运营指挥中心,首创片区式共同富裕监测指标体系,开发上线(shàngxiàn)“健康(jiànkāng)管家”“姜哥(jiānggē)代办”“姜妈赶集”等特色应用场景,积极探索数智赋能乡村治理。
而更重要也更深远的变化则是,如果你深入了解一番如今的大下(dàxià)姜,就会发现,“党员(dǎngyuán)带(dài)着群众干(gàn)、干部群众一起干”“跟着支部走、发展有劲头;党员站出来、群众跟上来”已成为大下姜党员群众的共识。
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。新安江水库形成后,淳安县(chúnānxiàn)境内只(zhǐ)剩下(shèngxià)12公里的断头(duàntóu)公路。相当一段时间,“路”成了淳安山区百姓的痛。改革开放后,尤其随着淳安县“两高”时代到来,淳安县在省市党委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,加快乡(xiāng)村公路建设步伐。大下姜联合体(liánhétǐ)更是把解决断头路问题当作缩小“三大差距”的重要工作来抓,让“村村路相连”成为“先富帮后富”的共富“引线”、城乡融合的“金线”。如今,随着大下姜联合体的阵容逐渐向着安阳乡、里商乡、石林镇沿线乡村扩大,昔日许多(xǔduō)乡村的断头路已快速(kuàisù)得到连接拓宽。大下姜“毛细血管”的畅通激活(jīhuó),大幅降低了当地(dāngdì)农民的生产成本,带动了沿线产业的全面兴起,让当地百姓收入实现了大幅提升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